古代的典当行将柜台设置得那么高的原因
来源: handler   发布时间: 2019-12-23   2004 次浏览   大小:  16px  14px  12px

说起典当行,大家并不陌生,我还记得前些年有个电视剧叫做《第8号当铺》,当然里面典当的东西比较虚幻,但是古装剧里典当东西的画面也是不少。总有些人家里很穷,突然家里有人病倒,家中的女主人便翻开柜子,打开层层包裹的首饰,纵然心中有千万不甘,也只能含泪前往当铺。当铺的装修也与其他店面截然不同,这里显得过于冷清,大厅里竖着一面巨大的屏风,当铺的柜台往往超过常人身高,上面是一个狭小的窗户,可以看见里面坐着一位非常精明的人。

那么为何那些典当行都将柜台设置得那么高呢?

01 典当行的起源

尽管在战国之时,已经有借贷的行为。例如,孟尝君为了应对3000门客的日常开支,不得不向其食邑的老百姓放贷,老百姓常以家中的田地房屋等契书作为抵押物,到期偿还利息和本金,拿回契书。

但典当行大规模盛行却是在南北朝,而和尚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当时,举国上下都十分信奉佛教,寺庙的香火虽旺,但是僧人越来越好的待遇常使得寺庙捉襟见肘。于是,寺庙便想通过放贷来补贴日常开销,寺庙的信用使得许多官员也愿意将盈余的钱币交于寺庙打理,因此,寺庙的这一想法很快便得到了当时政府的支持。久而久之,典当行便有了一定的规模,南来北往的商贾是那里的常客。

典当行丰厚的利润,吸引了诸多目光,有官办典当行,更多的是民间资本。数百年后,街道上便林立着各种当铺。

02 典当行的摆设

大门与柜台之间设有一块木板,叫做“遮羞板”,主要是为了避免客人的典当行为让恰好经过的亲友熟人看见,因为到这里来的人很多是生活或生意周转上出现了困难。普通人派相邻见了嘲笑自己,而生意人更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资金链出现问题。

当铺的柜台往往高于借款人,因此,借款人就需要举起抵押品,模样有点像古人朝拜,故小窗之后的接待员被称为“朝奉”。

典当柜台设置得如此之高,并非是对借款人的蔑视,而是因为典当行属于高风险行业,当铺的安全是当铺考虑最多的问题。

当铺的功能就是发放贷款,储存抵押物。典当行必然会依据以往的经验,在当铺内储备一定的金银钱财或后期的票据来维持日常的放贷业务。除此之外,当铺还要储存那些贵重的抵押物品。古代没有保险箱,也没有监控装置,为了防范盗贼来踩点,也只能将对外开放的那个窗口设置的很小且很高,这样,里面的朝奉可以看见外面的借款人,而外面的借款人却看不见窗口里面的情形。

即便真有强盗光临,也会难以抢劫而打消念头。一则窗户过小,无法下手,二则不清楚里面有多少安保人员。

有人要问,典当行会不会有猫腻?比如在里面偷偷将物品换了,然后告诉你物品不值钱无法用作抵押品。这样的黑店肯定有,但是一般很少,除非店家想砸了自己的招牌。

还有人担心里面的朝奉故作玄虚,压低抵押物的价值,如果借贷人无力赎回,那么典当行就赚大了。其实,这种情况和当铺的摆设没有多大关系,虽说当铺的柜台过高多少会影响双方的交谈,但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对抵押物本身价值的了解。典当行是生意人,抵押物价值越低,利润就越大,因此,别指望典当行的朝奉会大发善心,给借款人一个好价钱。


结语

典当行的柜台为了安全考量,往往高于借款人的平均身高,别说矮个子难以企及,高个子也未必够得着。自古以来,从来都是抵押品决定交易的成败,与借款人个子的高矮无关。如果借款人的货物足够吸引里面的朝奉,就算是土行孙前来典当物品,也不用担心完不成交易。